影像

【知学影赏】影像名著 | 《别让我走》

影片《别让我走》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细腻描绘了一群克隆人的命运波澜。28岁的凯西自幼生活在校风严谨的寄宿学校海尔森,汤米和露丝是她最重要的两个朋友。她们在英国乡间那温暖阳光的沐浴下,度过了人生最青涩浪漫的时刻,也收获着真挚的

影像 名著 别让我走 穆里根 石黑一雄 2025-10-23 15:30  7

关于举办VPS创新影像周活动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像科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的通知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信息技术与影像科技正以突破性速度重构产业生态——从新闻现场的多场景呈现、视听创作的精细化表达、动画产业的高效化生产,到综艺节目的互动式升级、文旅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再到游戏领域的真实感突破,影像技术已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

影像 电影评论 中国电影评论 vps vps创新 2025-10-22 09:15  10

月随人归》:诗意影像中的情感缺憾与时代回响

在中国电影史上,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以其散文诗般的叙事风格和深沉的文化底蕴,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而他在1990年执导的《月随人归》,则是在这一风格基础上的延续与探索。影片改编自赵辛予的小说《租妻》,讲述了一个跨越海峡、时隔三十六年的重逢故事。然而,尽管导

影像 吴贻弓 林梦 随人 张汉元 2025-10-19 16:52  9

700元大降价!大疆Pocket 3成户外旅行“影像神器”,轻装上阵也能拍出电影感

当旅行不再只是“到此一游”的打卡,而是追求深度体验与情感记录时,影像设备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我们或许需要背负沉重的单反、三脚架、稳定器,只为在山巅、海边或古镇小巷中捕捉一段动人的画面。如今,这一切被彻底颠覆——大疆 Osmo Pocket 3 直降 7

电影 影像 旅行 pocket cmos传感器 2025-10-17 00:26  9

讲述棉田故事 构建影像中国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学术研讨会暨主创交流会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从家国情怀、国际传播、创作理念、电影诗性、社会价值等多方面对《地上的云朵》展开学术研讨。

故事 影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中央民族大学 赵丽芳 2025-10-11 13:17  10

历史与现实的互文:《志愿军》三部曲的影像叙事与时代回响

九月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回荡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的铿锵脚步声。当新型导弹方阵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冷冽光芒,当空中梯队划破长空留下绚丽的航迹,这场展示国家实力的盛典,与一个月后登陆国庆档的《志愿军·浴血和平》,在时空交错中完成了

志愿军 影像 历史 黄继光 姚庆祥 2025-10-09 21:22  11

专访《故乡几万里》导演高松:十年磨一剑,用影像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之桥|谈艺录

在不久前举办的金熊猫盛典上,纪录片《故乡几万里》凭借对中外文明交流的深刻呈现斩获了纪录片单元最佳导演的奖项,这既是四川创作者首次获得该奖项,也是本届金熊猫奖纪录片单元唯一获奖的中国作品。值此契机,封面新闻记者对该片导演高松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导演 影像 故乡 谈艺录 高松 2025-10-03 03:08  10

《山河为证》:AI技术助力历史影像传承 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

在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纪录片《山河为证》以其对历史影像的深度挖掘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运用,引发观众关注。影片导演在映后交流中,分享了如何借助AI技术修复与重现珍贵历史画面,并透露该片国际版正在制作中,未来将推动中国历史记忆走向世界。

纪录片 影像 历史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山河为证 2025-09-30 16:27  11

铭记国耻

说实话,看到这部片子一路走高的票房和铺天盖地的差评,我有种复杂的情绪。有人在评论区直接说电影“拍得不好”“在美化日本人”,也有人说某些镜头太残忍、不该上院线。但反过来想,导演花了十几年时间去还原那些被压抑的档案和证词,耗尽半生心血才把这部片子拉到公开视野,难道

影像 731 人性 证词 史料 2025-09-29 11:43  10

全国艺联“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发布展映信息

当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在1895年投射出第一束光影,人类便借由这盏“影像之灯”开始在黑暗中打捞记忆、凝视人性、叩问世界。在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世界电影诞辰13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继续隆重推出“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即将于

影像 艺联 全国艺联 电影名作展 名作展 2025-09-28 16:01  10